首页 健康资讯 健康报 是健康守护者也是贴心人

健康报 是健康守护者也是贴心人

  国裕医药在线,恒瑞医药公司,洛阳市中医药学校2018年1月底,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生郑煜踏上了前往大凉山的跨市结对帮扶之旅。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特补乃乌村担任后,郑煜为自己取了一个彝族名字“拉马日嘎”。如今,村民们已渐渐忘了郑煜的汉族名字,彝族老人亲切地称呼他为“拉马日”(即“拉马家的儿子”),而年轻人和小孩则叫他“拉马书记”或“日嘎书记”。

  “不洗手、不洗脸、随地而坐”“门前一堆粪、人畜共居”,是大凉山给外界的第一感受。

  通过调研走访,郑煜逐渐了解了特补乃乌村的情况,摸清了群众的致贫原因。由于生活习惯不健康,部分疾病多发,不少村民因病致贫。驻村后的第一个春节过后,郑煜借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支援普格县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资源,到特补乃乌村开展义诊,进行健康知识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生活习惯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如今,特补乃乌村不少村民的健康卫生意识有了提高,不仅实现了“五洗”(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随地而坐的陋习也几乎没有了。

  在特补乃乌村,一些家庭失去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仅留下老人和小孩,生活陷入贫困。郑煜在走访中了解到,村里一户人家有3个孤儿,最大的是8岁的姐姐小阿依,妹妹6岁,最小的弟弟仅4岁。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不堪压力离家出走,年幼的他们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靠着爷爷一年不到4000元的收入艰难过活。

  郑煜初见他们时,小阿依和妹妹呆坐在地上,衣衫褴褛,满脸污渍,手上也是黑漆漆的。对于这名“外来人”的靠近,孩子们表现出抗拒、排斥的态度。为了拉近距离,郑煜从口袋里拿出糖给他们吃,拉着他们的手,教他们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后来,郑煜时常去看望他们,给他们带去礼物,陪他们说说心里话。

  小阿依一家也牵动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领导和爱心人士的心。2018年春节慰问期间,医院党委书记惠曦专程到小阿依家,为孩子们送去过节物品。院第34党支部书记杨鸿儒组织支部党员捐款捐衣,并委托郑煜向小阿依一家转交了助学金。院扶贫办主任尹崇光主动与小阿依家结成帮扶关系,每月给3个孩子每人100元捐助,并嘱托郑煜帮助解决小阿依一家人的低保和户口问题。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小阿依姐弟一天天变得活泼、开朗,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郑煜的心里充满了慰藉。

  大凉山的好山、好水、好气候,孕育出很多优质的农副产品,比如花椒、核桃等,但在过去,这些一直是在当地散种散卖,不成规模。

  为助力消费扶贫,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扶贫办2018年5月牵头,党办、院办、工会、安保、后服、总务等部门通力合作,在院内组织了帮扶普格县特补乃乌村、叙永县旺龙村的农副产品展销活动。从选择优质产品,到一路颠簸数百公里运送到泸州,再到早出晚归现场售卖,郑煜倾注了大量的心力。

  尤其是在得知西昌当地有2亿公斤洋葱滞销的情况下,医院扶贫办还委托郑煜找到这些洋葱滞销的农民,垫资购买了7000公斤优质洋葱运到泸州,以每公斤0.5元的价格在院内出售。展销活动中的获利全部捐助给村集体经济。

  “通过举办展销会,我们要告诉特补乃乌村的群众,只要他们能种植出优质的好产品,我们就能帮他们卖出去。”郑煜认为,部分群众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原因是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扶贫工作不单要从经济上给予他们帮扶,更要激发他们的志气,增强他们脱贫增收的主观能动性。

  据了解,特补乃乌村的产业发展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成立了公司+合作社+村民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规模化种植了蘑菇、羊肚菌、核桃等农特产品,建了蔬菜大棚,并在村里发展了3名致富带头人。

  “由于羊肚菌在市场的畅销,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菌类生产种植规模,在中期发展规划中,还计划发展50亩党参+果树套种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对于未来的产业发展规划,郑煜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来源:健康报,2019年07月31日三版)

热门文章